2)第九十五章 大儒郑玄_广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种乐趣呢!

  正所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或许就是身为帝王的一种另类的快乐吧。

  而换过这边不表,杨广一行在告别刘备之后,便一路率军过平原,魏郡,渡过白马津,来到了河南中牟县的官渡港。

  望着这座眼下还默默无闻的小港口,随会想到不过几十年后,这里便会成为决定北方真正霸主的关键之所在?念及此处,杨广不禁诗兴大发:

  “杜宇声声慢,仰首见西风。匆匆千军万马,悄悄丧谋中。坐凭高谈阔论,一时惊醒多少,醉酒钓鱼人。抬望见云霞,万谏阻行空。

  望燕来,千社稷,渐夕红。暗想当年,英姿华发豪雄。只见金阙烟火,睁闭间去几多,诛逆负昔盟。赴涛随冮水,归去亦汹汹。”

  “好!好!好!好一首长短句,小友之诗格律清奇,别具一格,似与当下乐府诗颇为不同。”

  只见一青衣中年在一名年轻士子的都搀扶下,从不远处的牛车上下来赞言道。而那牛车旁还有十多名青年士子步行陪伴在一旁。

  一时间杨广不禁对这名中年人起了好奇之心。不由下马,在典韦的配同下走了过去,施礼道:

  “弘农杨广,见过这位夫子!不知夫子有何见教!”

  只见那中年人闻言不禁眼前一亮,微微上下打量了杨广一下,便微微颔首轻捋了捋长须说道:

  “不错,不错,应当不会错了。”

  “呃!不知先生此言何意?”杨广疑惑道。

  “不知小友可是公挺家的二子!”那中年人再次确认道。

  杨广轻轻点了点头:

  “不错,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老夫郑玄,不知小友可有听过!”郑玄轻捋长须淡淡笑道。

  “原来竟是康成公当面,后学末进杨广拜见康成公。”杨广见状赶紧施礼道。

  要问杨广为何对面前的这位中年儒者如此恭敬,那就要从郑玄的生平履历说起了。

  郑玄,字康成。北海郡高密县人。东汉末年著名儒家学者、经学家。其人一生可谓博采众长,是儒家经学的集大成者。

  其早年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后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

  郑玄治学博采众长,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

  其中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可谓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而郑玄游学归里之后,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多达数千人,名留青史者不可胜数。

  其中著名的就有河内赵商、清河崔琰、清河王经、乐安国渊、乐安任嘏、北海张逸、鲁国刘琰、汝南程秉、北海孙乾、山阳郗虑、南阳许慈等等。

  他的学生日后有从刘备者,如孙乾,在刘备颠沛流离之时,始终不离不弃,多次为刘备出使各方,游走与诸侯之间,令让刘备化险为夷。

  有从曹魏者,如山阳郗虑至御史大夫,东莱王基、清河崔琰著名于世。

  又有乐安国渊、任嘏,时并童幼,玄称渊为国器,嘏有道德,其余亦多所鉴拔,皆如其言。

  可以说光郑玄一人就为日后的蜀汉曹魏培养提供了大批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构成了日后曹魏蜀汉政权建立的基石。

  可以说日后谁能得郑玄之心,谁就能有数不尽的人才为其效力。这又如何不让杨广对其多多上心呢?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