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的地得_重生美国当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越者,比全世界所有人都要“先进”,所以他的作品怎么能回过头去讲述“落后”呢,他就应该和乡土派反其道而行之……

  这么一说的话,也就只有描述先进生产力的科幻最为适合我们的袁大师了。

  好了,既然说到中文科幻,那就别啰嗦了:

  “大师球,查询一下我的B币余额。”

  “宿主,你目前B币余额为123456。”

  这是他的B币第一次上六位数啊。

  “大师球,给我抽取文学、汉语、、科幻、刘慈欣名下的作品吧。”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大刘的作品?

  这个问题还需要解释吗,解释就是注水!

  “铛铛铛,恭喜宿主抽中《三体》……”

  “大师球,你故意的是吧?这本我能在1920年发表吗?不说发表《三体》会产生的大量S值,今时今日谁特么看得懂?”

  “宿主,你不是要逼格吗,难道《三体》的逼格不高吗?在你的时代,那些读了这么一本的人就能自称科幻爱好者了啊。”

  “这个那个……大师球别废话,继续给我抽!”

  “铛铛铛,恭喜宿主抽中《全频道阻塞式干扰》……”

  “大师球……继!续!抽!”

  “铛铛铛,恭喜宿主抽中……”

  “大师球,你滴良心还没大大滴坏啦!现在我来稍微修改一下……好了,帮我打印出来吧。”

  这破系统总算还有点良心和分寸,袁燕倏花了三万B币就抽到了一本极为合适他的作品。

  什么叫做逼格?这本就叫逼格!

  这本只要在赛里斯一发表,那帮土包子肯定佩服的不要不要的,绝逼是引领时代风潮,自己成为中国科幻……嗯,中国白话文第一人那是指日可待啊。

  好吧,他的预测是正确的,这本发表之后不但引领了时代风潮,还引发了时代风波。本来发生在1929年的文理之争被袁大师这本科幻提前给引爆了。

  鸿渐先生喜滋滋地拿起稿子签上了自己笔名,然后他考虑了一下,接下来亲自提笔写了一篇关于白话文语法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关于结构助词“的地得”的用法》。

  他实在受不了这个时代白话文著作里面“底”来“底”去的。不如他来帮大家规范一下这三个同音,却应该在不同位置的结构助词的用法。

  其实后世关于“的地得”的用法也争论不休,到了一百年后,“的”和“地”已经是可以通用了。可是,袁燕倏真心觉得在白话文才开始推行的年头,还是把“的地得”这三者搞搞清楚为好。这对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也完全不困难的吗。

  搞定这两篇作品,他的剁手综合症又发作了,既然还有那么多B币,那么干脆再抽几本算了。

  “对了,大师球,我还有一个无限限定词‘病态的’。一万B币加上这个限定词,给我抽文学、英语、、科幻、丹尼尔-凯斯(DanielKeyes,1927年-2014年)名下的作品。”

  “铛铛铛,恭喜宿主抽中《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嗯,这本既可以满足最近老是在自己耳边聒噪的“科学怪人”尼古拉-特斯拉,还可以发表在《SCP》杂志上面。

  “笃笃笃。”

  “安,什么事情?”

  “腻嗷,吉许小姐和格里菲斯先生来了。”

  “哦,我马上就来。”

  袁燕倏打开抽屉,拿出了一份稿件揣在外衣的口袋里,起身走出书房。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