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一章 攻心,断一切线索_大唐盗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世民是一位合格的君王,一位合格的君王首要具备的条件不是自身的才学,而是识人,知人善用。

  这一点,李世民做的还是非常出sè的。他了解魏征,了解大理寺的官员,若不是真的查不到任何线索,以他们的性格是不可能,说出这种摩棱两可的话来的。

  这里面就有值得深思的意味了。

  此次出卖唐军情报,不论武元庆是不是主谋,他都逃脱不了干系。他是第二重犯,必须接受审讯,然后受到制裁。可现在这个第二重犯,竟然消失了,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中存有什么猫腻。

  武元庆的消失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武元庆察觉到了异常,为了保命事先溜了。另一种,则让人灭了。,骨灰不存。

  武元庆早己不是什么国公爷,在长安的力量有限,现在能够混得风生水起,全是因为傍上了长孙顺德的大tuǐ。

  长孙顺德被擒受审,这事并没有传开。因为长孙顺德是国公爷,事情也非同小可,不会对外公布的。

  长孙无忌因为是长孙家的家主,才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这一切。其他人就算是房玄龄、杜如晦在这案件没有确定下来之前,也不知道任何消息,更加别说是武元庆这一草民了。

  故而,第一种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再说就算武元庆先一步察觉了异常,他也不可能消失的无影无踪,不留一点儿痕迹他还没有那本事。

  让人灭口的可能性要远远的大于潜逃。

  问题这里也就出来了。

  依照事态的发展武元庆有必要被灭口吗?

  完全没有,长孙顺德如实的坦诚一切罪行,武元庆存在的意义只是走个过程陈述自己的过错,然后判刑,受到应有的惩罚。

  可事实并不是如此,武元庆被灭口的几率占据多数。那种只有一种解释,武元庆有必须被灭口的理由,他知道了自己不应该知道的事情。长孙顺德坦诚的一切罪行未必全是真的,他是在替人顶罪。

  长孙顺德身为国公爷睡有那个本事让他来待罪,谁有那个能力,让他心甘情愿的替人受罪。

  这〖答〗案几乎呼之yù出了。

  长孙无忌,他的嫌疑最大。

  李世民神sè震恐,双眼死死的盯着魏征。

  魏征心思机警,已经明白李世民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道:“正如陛下所想,臣觉得长孙大人的嫌疑最大,只是没丰证据。”

  李世民铁青着脸,道:“魏卿,说话要知轻重无忌是我朝文武第一人,地位举足轻重,不可如此草率下定论。”

  魏征无惧的扬声道:“臣绝对有理由怀疑,长孙顺德确实认罪了,他揽下了一切罪责。但是他根本说不出细节,他只是说与武元庆合谋收买了鲁强。可是他怎么联系鲁强的,怎么与出征在外的鲁强接触的,通过什么手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