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与李世民小酌闲聊_大唐盗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菏出的泣个本意给了李世民指点了条海往米明的疽删的眼前登时为之一亮,沉吟片刻,发现杜荷这一计除了有些阴险以外,完全可行,不由的笑道:“你小子,这不按照常理出牌的手段,往往却是绝妙的一招。这一点,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比得上你。”

  因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商队连连遭劫,李世民已经愁得三天没有休息好了。对此满朝文武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他们就算是有通天之能也不能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高昌那一带并不归他们管制。面对相隔年里的马贼,他们也是无能为力。

  只能让李世民以天可汗的名义,号令高昌的稀文泰,让稀文泰来处理此事。

  李世民早已给鞠文泰传下了号令,但并无良好成效,无计可施之下,想到了杜荷。想起杜荷每每在关键的时候,都有新奇的想法能给他全新的感受,常有指点迷津之效。

  于是也将杜荷请来,想看一看他是否真的有办法。

  起初见杜荷也无良策,也不由的暗叹了口气,但最后通过分析还真让他想出了一条妙计来,又惊又喜,再一次见识到了杜荷的智慧,想到如此英才,为己所用,忍不住高声大笑,赞叹道:“生子当如杜青莲也!”

  杜荷让他赞的有些脸红,但也认为自己的本事比那个孙仲谋要大那么一点点。

  李世民来回走了两步,道:“贤婿啊!你又为我大唐立下一大功了!”他神色激动,眼前已经出现了一副绚丽的蓝图。

  他想着开拓西域已经很久了,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借口。就如杜荷想的那样,西域的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唐不动,他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能够跟唐朝和平共处,进进贡,有命令的时候,办得到的就办,办不到的阳奉阴违一下。

  反正相隔千里,大唐还真能追究他们的过失不成?可大唐一但动了起来,在唇亡齿寒之下,西域的那些国家难免会凝聚在一起。以大唐目前的经济情况,可以适当的打一些战役,但支持不住汉武帝、隋焰帝那样发动大规模的征伐。大唐不惧与西域为敌,但也不得不为百姓的民生考虑。

  这也是李唐最悲剧的事情,李唐有开拓进取的帝王,也有开拓进取的军事实力,更有开拓进取的名将谋臣,但却独独没有开拓进取的经济力量。正应了一句话,乱后而治,大乱后若不经过经年累月的发展,实在难以发动大规模的战役。

  李唐就处在这一情况下!

  恰恰杜荷这一计策正好给了他们李唐一个进击西域的借口,一个光明正大,堂而皇之的借口:我李唐不想与西域为敌,但高昌先欺负到头上来了,却也不能放任不管。

  只要能够在西域设立都护府,安排大唐军队在都护府驻扎,这对于西域诸族部落来说将是最有利的威慑。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