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来的路,要自己走(3000字送上,求订阅)_NBA之移动锦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一。

  要么专注传统内线打法:但是阿联的身体耐艹性众所周知,要是身体够硬也不会后来那么多伤病;

  要么就专注于偏向外线的空间流内线打法:很多人说易建联是长人射手,空间型内线,但事实并非如此。

  据统计,在易建联三分球出手数过百的08-09赛季,总出手140次命中率34%,场均次出手命中个,这样的表现并不能算是高产的空间型内线。

  当时已经不乏大个子投手,比如邦纳、奥库、迪奥,他们的三分球命中率都超过40%,而且每场至少出手2次。

  阿联的优势在于他有远程投射能力以及他优秀的运动能力能够适应小球时代的快速打法,但并不能以此定义为大个子投手。

  他最巅峰的赛季9—10赛季是阿联NBA生涯的巅峰时期,场均可以得到12+的数据。

  但是从效率上看,投篮命中率也仅有%,真实命中率%,在当时上场30分钟以上的内线里排名倒数第一。

  NBA里面经常出现一些“不三不四”的球员,他们都是因为找不着定位才会在NBA中生存不下去。

  在金豪看来阿联也是差不多这个毛病,在国内他是都当之无愧的核心打法,在国际赛场上能内能外,经常拿到20+10的数据。

  但是到了NBA,阿联当时的打法比较吃球权,虽然选秀时给出另一个的模板是大加索尔,不过他缺少大加篮下细腻扎实的手活和脚步,更别说高位策应和对球场的阅读能力。

  阿联的身体和技术都不支持他玩“核心打法”,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尴尬局面。

  既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改变,等到了小球时代的到来,易建联这样的空间流内线就很吃香,而且那时候传统中锋已经凋零,可谓是空间流内线春天。

  后世不知又多少球迷在为龙王波什感到惋惜,巅峰时期的波什在以前的防守强度下可以场均砍下24加10的数据,在现在这种越打越快的小球模式下,无疑龙王会更加的如鱼得水。

  故此金豪现在就建议易建联直接选择偏外线的空间流内线,顺道再把一手策应能力给练出来,等到了小球时代岂不美滋滋。

  那样易建联估计能成为一个内线强攻削弱版、中远距离投射加强版的、外加一手不俗策应能力的什。

  至于易建联最令人诟病的防守问题。

  第一,阿联的身体素质和灵活性毋庸置疑,这令他他能跟上锋线的速度,甚至可以错位换防后卫,这一点在球场位置逐渐模糊的小球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但可惜的是其横移速度较慢,所以对他的总体防守质量我们不能要求太高了。

  其次护框能力较差:作为内线球员,易建联在NBA时期场均个篮板并不能算一个优秀的篮板保护者,生涯篮板率也只有%,不过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