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章 声闻于天_大宋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是包黑子要送给赵祯的,上面详细记述了崔家案子的始末,又开列了缴获家产清单,足足写了好几十页。

  “大人,若是凑成十匹北地马,朝廷一定会重重嘉奖的。”公孙策轻声提醒道。

  “哈哈哈!”包拯摇摇头,“公孙先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宝马良驹送到朝廷,也就成了玩物,老夫岂能为了自己升官,就暴殄天物?”

  “那大人怎知留给王宁安,不是暴殄天物?”

  “老夫也不知啊!”包拯背着手,叹口气,“不过野狼谷一战,王家的部曲可比朝廷的厢军强多了。”

  公孙策难免老脸通红,岂止是厢军,哪怕是禁军,面对着金银财宝,也不会无动于衷的。

  “他们把马看得比金银重,就一定会尽心饲养,倘若真让他们玩出了名堂,老夫自有办法!”

  公孙策一愣,这才明白,敢情包黑子要摘桃子啊!

  黑,真黑!

  “老夫无儿无女,除了一心谋国,别无他念。”包黑子似乎自我安慰一句,又拿起扎子,仔细校对之后,用火漆封好,交给手下,连夜送往京城。

  ……

  在一片高大的宫墙之内,竟然有整齐的农田,被分割成方形的小块,种着麦子、小米、稻谷、蚕豆……不下十几种作物,一个中年男子挽着裤脚,手里拿着镰刀,正在收割麦子。

  他面皮白净,细眉朗目,身形微胖,长长的胡须用夹子收起来,割了一垄的麦子,额头流下了汗水。

  站在一旁的一位老太监连忙跑过来,替男子擦着汗,心疼道:“官家,意思一下就成了,可别累着龙体。”

  原来这个中年男子就是大宋的至尊,皇帝陛下赵祯,也就是后世熟知的宋仁宗――当然此时赵祯春秋鼎盛,仁宗那是死后的庙号,除了王宁安,只怕没人知道。

  赵祯笑了笑,“陈伴伴,我干了不到半个时辰,便浑身是汗,想想百姓们,每到秋收,整日整夜,辛勤劳作,忙碌一年,却食不果腹,朕愧对苍生啊!”

  老太监陈琳陪笑道:“官家,自古民生艰难,莫不如是。我朝如今物阜民丰,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过,上上下下都念着官家的好。十口之家,尚且没法顾全,官家富有四海,子民亿兆,便是不眠不休,也照顾不过来啊!”

  赵祯大笑,“陈伴伴就会给我宽心丸吃,罢了,就听你的吧。”

  放下了手里的镰刀,陈琳陪着赵祯,进入了观稼殿休息。男耕女织,春种秋收,身为皇帝要率先垂范,做天下人的表率。

  每年春耕秋收,赵祯都要到观稼殿前劳作,干了点农活儿,赵祯比平时多吃了半碗饭,老陈琳看在眼里,喜笑颜开。

  “官家,下午有梨园的戏班子演戏。”

  “哦,哪一段?”赵祯好奇道。

  “是《锁麟囊》。”

  赵祯颇有文化修养,论起成就,在宋代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