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1章 民心向北_手眼通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伍。”

  任真心头微松,这时又想到,那些牛家村民跟杨靖相熟,乐于拥戴他,想必是钦佩他的高风亮节。此人呵护孩童,心怀仁义,应该不像是装出来的。

  “我回到牛家村,办了一座私塾,教当地娃娃们读书识字。前不久,敌军攻占家乡,我有心归隐山林,又放不下那群学生,怕他们在逃难途中,被蹂躏遗弃,便护送他们一路北上。”

  任真释然,难怪此人身手不俗,却甘愿混在难民里流亡,原来是心疼学生们的缘故。

  “那位郭康兄弟,以前曾是军伍教头,因为看不惯上司的恶行,愤然辞官回乡,当卖肉屠户。我俩本想将乡亲们安置好,再各自离开,谁想到,北唐之大,竟没有一城愿收留我们!”

  他叹了口气,落寞之情溢于言表。

  任真不知如何出言安慰,沉默一会儿,沉声问道:“接下来,杨兄有何打算?一直这么逃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孩子们还太小,继续风餐露宿,肯定会吃不消。”

  杨靖低头,凝视着皴裂的土地,眼神飘忽,“粮食……我得带他们找到粮食。”

  弄不到粮食糊口,无论逃往哪里,始终都是过客,无法真正立足扎根,让乡亲们生活下去。

  然而,北唐今年旱灾严重,各地都在闹饥荒,粮食极度匮乏,杨靖这个想法注定难以实现。

  以难民们的身体状况,肯定没法撑到秋收时节。如何安顿下来,这是迫在眉睫的难题。

  任真踌躇片刻,说道:“你刚才建议我,放弃一部分粮食,让大家去抢。先前我考虑过这主意,但是我想,杯水车薪,就凭我送的那点粮食,救不了多少人,更没法真正解救你们。”

  杨靖眨了眨眼,反驳道:“但总好过我们迅速饿死。连这片平原都走不出,还谈什么以后?”

  任真听出这话里的意味,解释道:“你别误会,我没说不采纳你的建议。而且,我准备更慷慨一些,拿出比你想象中更多的粮食。”

  杨靖豁然抬头,眸光明亮,“多少?”

  任真没开口,取而代之的,是伸出一根手指。

  杨靖情绪激动,惊呼出声,“一万石!”

  任真摇头,“十万石。”

  杨靖心脏怦然一跳,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任真给出了一个他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要知道,整支运粮军里也只有六十万石,这意味着,任真愿意放弃足足六分之一的粮食,来救济难民。

  这绝不是弃卒保车,已经伤筋动骨,影响到前线的军粮供给。

  任真为何如此慷慨?难道他不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

  杨靖呆滞良久,才缓过神来,以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他,问道:“你不是在开玩笑?十万石军粮丢失,到时你如何跟朝廷交代?这么大的罪名,你承担不起!”

  “朝廷?”

  任真冷冷一笑,站起身,负手环顾着漫山遍野的难民,说道:“朝廷再坐视不管,让形势恶化下去,恐怕朝廷就不存在了。”

  杨靖脸色剧变,站在任真身后,犹豫一会儿,终究还是没有说话。

  任真望向北方天空。

  远方山丘顶上,一只雄鹰盘旋而过,像是在等着新鲜肉尸倒下,让它饱餐一顿。

  又像是猎人放出的战鹰,正从高空侦查敌情。

  任真眯起眼眸,眺望着它,幽幽地道:“我愿意提供十万石粮食,不过前提是,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杨靖感到意外,不明白任真此话何意,难道他是为了自己,才肯如此慷慨解囊?

  任真说道:“我要你把所有人凝聚在一起,带他们去北方。”

  杨靖皱眉说道:“难民人数太多了,我没那么大本事,能让所有人听我的。他们领完粮食,就会一哄而散,不是每个人都感恩戴德,肯服从你的调遣!”

  他越发困惑,任真究竟想干什么。

  任真头也不回,“那你就告诉他们,去北海有饭吃!”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