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八章.独战_抗战之老兵油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发现小三和班长他们对鬼子兵有极强的心理优势,就是极度自信,这不是自大,而是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超过敌人,或者说远远超过敌人。

  像小三的步枪战斗速射,绝对是当时中国第一,因为绝大多数中国士兵压根没机会像他那样去练,首先是没有ZH-29这样的半自动步枪和马匣子这样的*,这些枪都是百中无一,其次日军方面更惨,压根就没装备过半自动步枪(用过缴获的少量zh-29),更谈不上训练战斗速射,也就是1965年全军大比武时中国陆军的一个连级干部让全世界知道了中国步兵有这手本事,以秒的射击间隔立姿有依托射击150米远的40个目标,中途还要换三次10发桥夹。小三可查到的数据是行进间射击100米的10个目标,耗时8秒,各有难度,不分伯仲。

  在班组战斗中,背崴队这几个老兵可以横着走,不管是在日军、国军还是八路、新四军。小三与班长、蛮牛、铁师傅的组合就相当于军事小说中李云龙加和尚和周卫国龙文章的组合,师团指挥肯定是李云龙强,机械化作战不如周卫国,营连战术说不定也是龙文章取胜,但步兵班组作战,发生遭遇战李云龙他们的小组是干不过小三他们的,会被小三和班长压着打,可能和尚的格斗有一拼。

  后来袁圆跟政委和陈副主任说到这背崴队的超强战斗力,陈副主任哈哈大笑:小袁呀,这文小山和王老虎那都是万里挑一的人物,国军最精锐的88师也就这么两三个人。军分区在下面所有部队中抽三四个顶尖的老兵,那也不会差的。

  小三就下令,捡鬼子身上的*,不要拿枪了,这时正兴高采烈的把鬼子的三八大盖,摆成一堆准备每人背上三四只的老刘和袁圆,听了心里大叫惋惜,这可是十几只三八大盖呀。

  不过他们也知道小三说的对,他们只有七个人,蛮牛和铁师傅都背了自己的机枪和步枪,小三的也拿着自己的马匣子,剩下四个人每个人背着三四支步枪,就有些行动不便了,毕竟不只是行军负重的问题。

  大家都在鬼子尸体上去找*,边商量下一步行动计划,很显然,鬼子的快速反应打乱了他们的计划,现在正前方鬼子已经形成了散兵线,封锁起来,右边又有一个鬼子分队,往这边过来了,看样子十来分钟就过来了,左边过去是鬼子的检查站,后面追的这一路虽然被打掉了,但是不可能又翻山回去吧。

  还别说,很多人都想着眼前只能翻山回去,毕竟前方鬼子增援的兵力源源不断的赶来,指望混出去或者硬拼都不现实。

  多多诺夫,一个人站在一边看着这几个中国士兵在忙乎着,刚才这一场小战斗,让他大吃一惊,作为苏联援华战斗机飞行员,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