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暗度陈仓_重生香港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抢购股票。

  至于道上那边的股票,能拿到,就拿,拿不到,我们可以放弃,因为我担心义群可能还有人想要反水,昨天他们报上来的收购数明显有误差,所以今天如果逼不得已的话只能速战速决!”

  李父一席话说完,大家都不由得揪起心来,看来,这是场硬仗了。

  随后,股票收购速率迅速拉伸开来,中央屏幕的数据疯狂跳动。

  新义安向家

  “哥,苗头不对!现在九龙仓的股票异常火爆,一小时成交量起码上万,上十万,义群不可能有这么大能耐!”

  “确实,昨天我也去调查了一下,应该是还有一拨人在收购股票,没想到才不到一天,这些人就开始疯狂起来了,走,我们也下水玩玩!”

  许多经济学家,股票行家都嗅到了血腥味,纷纷开始涌入市场!一时间,流言四起,资本如同深海中的鲨鱼嗅到了鱼群,疯狂扑向股市。

  怡和洋行创办于1832年,注册地在广州,创始人是两个苏格兰人,威廉·渣甸和詹姆斯·马地臣。

  威廉·渣甸原本是一名医生,曾在东印度公司担任医生职位。1817年的时候,他不满足于行医生活,开始和别人合伙走私鸦片。

  最初他在孟买一带活动,虽然在中国也有业务,不过都交由一个名叫霍林沃兹·马尼亚克的人代理。

  1823年,霍林沃兹从自己的哥哥那里继承了专门经营鸦片走私活动的查尔斯·马尼亚克公司,并改名为马尼亚克公司。

  霍林沃兹认为渣甸是一个有胆识、有商业头脑的人,于是邀请渣甸进入马尼亚克公司,两人合伙经营。

  不久,霍林沃兹退休回国,很少过问公司业务,渣甸开始全权负责马尼亚克公司在广州的进出口业务。

  詹姆斯·马地臣也曾在东印度公司工作,1815年,他成为一名自由商人,加入了自己叔父开办的一家公司。

  业务逐渐熟练以后,马地臣离开叔父的公司,来到广州开始从事鸦片走私。

  1826年,马地臣结识了渣甸,并在两年后加入马尼亚克公司,成为渣甸的合伙人。

  事实证明,这两人是天生的合作伙伴,两人一般的胆大,一般的欲壑难填。他们不满足于广州一地,把触手伸到了渤海湾一带。

  1832年7月1日,渣甸和马地臣正式在广州注册成立怡和洋行。而在前一天,马尼亚克公司刚刚倒闭。

  由于当时清政府腐败泛滥,之前强大的东印度公司也已经日薄西山,怡和洋行很快发展起来,成为英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头号公司。

  当时的渣甸被其他商人称为“大班”,也就是总经理的意思。

  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实行禁烟政策,怡和洋行的鸦片走私受到很大打击。

  怀恨在心的渣甸开始努力游说英国政府向清政府开战,同时把香港夺到手中,作为英商的贸易据点。可以说,在鸦片战争的爆发上,渣甸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843年,上海怡和洋行成立,怡和开始拓展业务范围,首先是进入地产业,之后逐渐进入铁路、船务、矿业、银行等诸多产业,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经营的公司。

  1886年,怡和洋行和英商保罗·遮打合作创办了九龙仓公司,主要经营码头货运业务。

  保罗·遮打本人是货运行业出身,曾创办香港码头货仓有限公司,但由于起始阶段资金不足,最终破产。

  后来他从香港政府手里买到了尖沙咀临海的地段,当时那里很空旷,非常适合建立码头。于是他找到怡和洋行,合伙成立了九龙仓。

  所以,九龙仓一旦被收购,对于怡和洋行是巨大的损失,故而怡和洋行也迅速开始了激烈的反收购动作。

  。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