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节 太史公_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道:“尊客何来?可有事?”

  声音颇为轻柔温和,让张恒顿时有了一些好感,原本担心的遭遇门房刁难的担忧顿时消失了不少。

  “学生南陵张恒,拜谒光禄大夫、奉车都尉霍公,烦请通传!”张恒将霍光的名刺递进去,那人接过名刺,在里面似乎还跟一个老人询问了一声,才打开大门,躬身请道:“原是张郎上门,奴婢怎么说今天早上喜鹊一直在叫呢,郎君快快请进,我家主人现下去了甘泉宫面圣,郎君进屋稍坐片刻,待奴婢遣人去通传!”

  “不敢当!”张恒连忙道。

  就牵着赵柔娘,进了霍府大门,至于张恒的马车则自有霍府下人将之牵到霍家停放车辆的地方,甚至连马儿的饮食都有专人照顾。

  这让张恒见了,不免感慨一声,这与他在南陵所见,完全不同。

  公侯贵卿之家,与平民乡农之家,简直就像两个世界。

  进了霍府宅院,入目的是花团锦簇,鲜艳美丽的花园,数以百计的屋舍连绵不绝,一直延伸到院墙之处,随处都可以看到忙碌的下人在修剪花草,填补草皮,擦洗栏杆。

  两个老人在花园的一个亭子里悠闲的坐着,似乎在交谈着什么,看他们的衣着光鲜华美,满面红光,张恒知道这或许是霍光的长辈,便朝他们揖首致敬。

  “左边的是老太君!”下人介绍道:“右边的是子长公!”

  所谓老太君,估计就是霍光跟霍去病的生父霍仲孺了,至于子长公?张恒在记忆中稍稍搜寻了一番,便顿时有些惊讶。

  “可是司马夏阳公?”张恒问道。

  “正是!”下人躬身回答。

  张恒顿时肃然起敬,看向那个正在微笑着与霍仲孺交谈的老人的眼神也变了许多。

  因为那个老人就是《史记》的作者,有千秋太史公之称,在后世为无数人敬仰的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所以那下人称呼其为子长公这是没错的,但是张恒乃是读书人,对于司马迁这样德高望重的前辈是不可以直呼其字,更不能直呼其名,只能婉转的用其籍贯地夏阳相称。称之为‘司马夏阳公’这才符合礼节。

  张恒很清楚,‘礼’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身为一个读书人,可以做错事情,可以说错话,但是绝对不可以在‘礼’上失分。像一些在深林隐居的狂士那样嚣张的说什么‘吾辈岂为俗礼所制’,那纯属杂音。

  一个连‘礼’都不守的人,那么这个人的道德,才能、品性,一切的一切都会被人放到显微镜下……

  去世才不到一年的东方朔才干怎么样?才能怎么样?学问怎么样?全天下都说他高,可是呢……太史公作史记,还是轻轻的将之列入《滑稽列传》,认为其不过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小丑,或者有那么一点点的道德,但微不足道。

  张恒对那下人道:“烦请代向老太君,司马夏阳公问安,便道:后进学生张恒问二位长辈金安

  这是必须要作的事情。

  别人不清楚司马迁的影响力,张恒还不明白吗?人家随便在他的大作上写一句好话,就足以让张恒流芳百世了。

  想想看,现任北军军使任安,不过是区区一个千石武将,只不过是跟司马迁来来回回通了几次书信,人家的大名在后世就超越了现在的三公九卿,后世多少帝王将相彻夜拜读那篇《报任安书》……

  那下人点点头,走到小亭子里,跟两位老人小声的说了一句。

  两位老人将眼睛看向张恒,张恒连忙再次躬身施礼,张恒注意到,这两位老者对他都是报以微笑的,虽然未邀请张恒过去交谈,但这已足够。

  -0-0-0-

  上三江了,貌似在三江栏目那里有个什么本期三江评分,兄弟们去支援一个,貌似现在得分垫底了,这让俺情何以堪啊~~~~~~~~~~~大家点起点页面上的三江就可以进去评分了-0-麻烦大家帮忙砸一下,让俺名次好看一点

  另外有位兄弟贡献了一个扣扣群160864031,大家进来吧~有空的话一起吹吹牛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