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九节 第一个主动投靠的佃农_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是麻烦你了!”又是一包东西被一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抗上了肩部,张恒看着跟在自个身边的两个已经双手提满了东西的同族兄弟,感谢道。

  这汉子裂着嘴笑了笑道:“不妨事,二郎。俺力气大,能帮上二郎的忙,俺就觉得很知足了!”

  质朴的语言让张恒有些感动,这次张恒来集市,本是要带着嫂嫂跟赵柔娘一起来的。但临行前,里正张大牛却叫住了张恒,喊来了这两个汉子来帮忙提东西。

  张恒也考虑到集市这种地方人多嘴杂,颇为复杂,就让嫂嫂跟赵柔娘呆在家中了。

  现在给柔娘的衣服买好了,嫂嫂的水粉也买好了,什么瓜子枣子之类的零食也买了一大包。另外毛笔跟墨砚也买了些。张恒在心中记忆一下,觉得似乎该买的生活用品,买的差不多了。便向买卖农具铁器以及耕牛马匹的地方走去。

  此时铁器和食盐的官营垄断已经持续了差不多二十年,以前民间的铁矿和私人冶炼厂也全部被国家强力机构拆除了。

  但是铁器被国家垄断销售,对于平民来说,影响不大,铁器价格比起以前不但没有上涨,反而有所下降。而且就质量上来说,国家出售的铁器比起私人冶炼出的铁器,要好上不少。

  最重要的是,国家只垄断了铁器的冶炼以及销售,但没有垄断农具的生产和销售。

  所以,在铁器官营之后,受损失只有那些关东富豪,权贵。老百姓和国家都在铁器官营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因此张恒才能在这里看到沿街的地上,摆满了各种耒、耜、锸、犁。

  耒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农具,跟后世的铁铲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是一种相当简单廉价的农具,通常用来挖松土地,地上的耒通常都有两个尖,上面套着铁刃。

  至于耜则是耒的进化版本,不过耜基本上都是木制的,所以相对容易损坏。

  所以耜的改进型,套着铁刃的锸就应运而生了,不过锸因为使用了铁器,所以价格比耜要贵上两倍。

  张恒看着满地的农具,挠了挠头,可惜他家乃至整个张家里都没有一个铁匠,否则倒是可以尝试按照记忆指导铁匠将后世的锄头,铲,耙,现代犁等工具造出来。

  恩,看来要是有机会的话,最好招徕几户铁匠来张家里。

  怀着这样的心思,张恒在几个商贩那里各买了十来件农具,这次带出来的足足十万钱就花掉了差不多五万钱,真是花钱如流水啊。

  张恒买完农具才发现,这七七八八的差不多六七十件农具,似乎有些多了,单凭三个人是怎么也没办法运回去的。

  “二郎,可要买上几头牲畜?”这个时候一个有些熟悉但却又有点陌生的粗重男声在远处对张恒道。

  张恒转头看过去,却见一个身材高大魁梧壮实的大汉,正牵着大大小小的几头牛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