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零六节 米价回落_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个的顶着。

  他才下定决心的。

  “太子怎么这么快出手啊……”王启年心中悲泣不已。

  “校尉,公文可有错?”那个司马看着王启年,不动声色的问着。

  “没……没错……”王启年回过神来,连忙回答。

  司马,秩千石,已经算是可以独当一面了,他没那个胆子在一位司马面前拖延时间。

  “那,吾等就要进城了”这个司马说着,就带着几个库兵,把城门口挡路的路障挪开,带着长长的车队进城。

  同一时刻,在长安的数个城门口,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当长安居民刚刚从睡梦中苏醒,正提着篮子,准备去买些粟米回来存着的时候,猛然间就看到了数百辆满载粮食的车马从长安的大街上招摇过市。

  沉甸甸的粟米将车轮都压的咯吱咯吱的响动。

  “太子殿下押粮进城了”在相互打听之后,长安百姓立刻就将手里的篮子往天上一扔,欢呼了起来。

  手里本来打算拿来买米的五铢钱更是小心翼翼的贴身收进怀里。

  其实,大多数长安百姓是不缺粮的,一般人家里都有一月之食。

  造成粮价高涨的原因,无非就是某些人刻意宣扬今年夏天的关中旱灾导致关中缺粮。

  今年夏天持续将近两个月的大旱,长安人当然是清楚的,那时候朝廷可是下过诏书,还调集过军队抗旱的。

  这样一来,生怕买不到粮食的百姓就恐慌起来,先是一部分人参与抢购,然后几乎全城百姓都参与进来了。

  为了刻意制造恐慌情绪。

  几个长安显贵列侯甚至亲自参与了进来,这让看到的百姓在心理上更加恐慌起来。

  连列侯都没粮食了,小老百姓还不抓紧抢粮,更待何时?

  但此刻,当朝廷开始调集储备粮进城的时候。

  几乎所有的恐慌情绪都消散一空了。

  谁都知道,朝廷在关中的几个大粮仓里存储了数百万石粮食。

  虽然那些粮食是要供给边郡郡兵的,但朝廷从里面抽调出一百万石来应付粮价,还是可以的。

  “早知道朝廷要调粮进城,俺昨天就不该去买粮……”一个男子痛心疾首的道:“俺昨天花了一百多钱买了一石多,亏死了”

  “哈哈……俺运气好,昨天排队的时候,没排上……”另一个男子则哈哈大笑着道。

  顿时,周围许多人都羡慕的看着他。

  随着粮车进城,虽然朝廷还没开始售卖粮食。

  但是,一股恐慌情绪在米行中已经不可避免的蔓延开来。

  虽然几个大米行还想撑一会,继续拉高粮价。

  但是,事实证明,恐慌情绪一旦产生,就不是一个两个人所能消弭的。

  先叛变高粮价的是一些小商人。

  这些小商人本小家小,根本就没有承受市场波动的能力。

  上午,长安的小米铺首先跳水,粮价先是从八十钱的高位,瞬间变成七十钱,然后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