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节 马援的祖先?_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节马援的祖先?

  转眼,时间就到了已末日(十一号)。

  张恒驱车,从长安城城门之下走过。

  眼睛所见,城门之中进进出出的基本上全是贩运粮食进城售卖的粮商。

  “奸商”张恒听到一个靠近他的城门士兵朝那些赶着牛车,运着粮食进城的商人,嘀咕着骂了一句:“早晚不得好死”

  张恒听了,摇摇头。

  前些日子,张恒就听说长安城的米价现在已经涨到了将近七十钱每石。

  而往年这个时候,长安城米价顶多不过六十钱。

  粮食涨价了,油盐岂能不涨?油盐一涨,就如同多米诺骨牌,带动全部的物资上涨。

  这个时代的人或许不知道什么叫通货膨胀,但人民能直观到感觉到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

  先就是钱不值钱了。

  当老百姓入不敷出的时候,自然怨言四起。

  张恒看着那些赶着牛车,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小粮商们,摇了摇头。

  再过一段时间,这些人恐怕就笑不出来了。

  刘彻绝对不会坐视长安城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他肯定会出手,施以铁拳。

  张恒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些小商人在不久后家破人亡的场面。心中顿时有些可怜这些浑然不知,已大祸临头的商人。

  其实,张恒很清楚,长安城的粮价高涨的推手根本就不是这些小商人。

  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刘彻不会管。

  可以想象,一旦天子震怒,狭雷霆万钧之势压下去,自然,真正的操盘手可以迅速得到消息,立即抽身,留下来填坑的自然是无权无势的小人物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张恒耸了耸肩膀,不再去想这个事情。

  事实上,想了想也白想,现在那些为了暴利而钻研的商人,没有一个能听得进别人的劝告,也没有一个能静心去思考可能的后患。

  就像当初卜式捐献家财之后,刘彻先礼后兵,做足了样子,希望那些天下富户豪强能慷慨解囊。

  可一个响应的也没有。

  于是,浩浩荡荡的告缗时代开始了,天下富户十不存一。

  进了长安城,张恒拿出苏武送来的那封帛书,看了看。

  “南阙坊?”张恒摸了摸头,这可是一个陌生的地方,没办法,只能去找人问路了。

  一连问了好几个路人,都没有人知道这个所谓的南阙坊到底在那里。

  “难道要我去霍光家里走一趟?”张恒挠挠头:“算了,再问几个人吧,实在不行再去霍光府邸”

  倒不是张恒不想去霍光家。

  只是,霍光的府邸位于未央宫附近的尚冠里。

  靠近城北,万一要是苏武家在南边,那岂不是要在长安城里旅游一圈了?

  “敢问这位丈夫,可知南阙坊在何处?”张恒拉住一个赶着牛车,运着满满一车粟米进城贩卖的人问道。

  “南阙坊?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