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三节 寿宴 5_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竭尽全力的攻击,在受降城坚固的城防下,都无果而终,更有两位单于在受降城下含恨而终。

  而很明显,这位宁校尉并非土生土长的汉人。

  所以,张恒才对他如此好奇。

  虽然汉朝,是一个开放包容大气的国度,但任用一位异族人出任如此重要的要塞的最高指挥官,张恒觉得,还是有些不妥。

  “姨父大人的父亲是小月氏人”见张恒颇为好奇,桑宏隆解释道:“昔年曾跟随故冠军仲景侯远征万里,封狼居胥,后为国捐躯,姨父少年之时曾在羽林孤儿军中服役,后被调往受降城,靠着军功才当上了校尉”

  “原来如此”张恒肃然起敬。

  月氏,乃是当年跟匈奴人争夺草原霸权失败后西迁的月氏部落留在草原上的遗族,这些人为报先王被匈奴老上单于做成酒器的奇耻大辱,世代立誓与匈奴人不共戴天。

  当汉军出现在草原上,发动起复仇战争的那一天开始。

  月氏人就活跃在了汉军的每一支部队中。

  因为小月氏熟悉草原的地理地形,知道匈奴人的迁徙路径,所以始的时候,几乎每一支出塞汉军中的斥候与向导都是由小月氏人担任。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句,汉军能击败匈奴人,小月氏人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更难得的是,这些小月氏人,在作战时悍不畏死,奋不顾身,当初皋兰山一战,霍去病麾下的上千名小月氏人骑兵,全部战死,没有一个后退,战后检查伤口,竟没有发现有一个人的伤口出现在后背,令霍去病都为之落泪。

  事到如今,大部分小月氏人都已经汉化,他们读汉书,说汉话,穿汉服,习汉礼,如圣人所言:夷入夏则夏之。已是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汉人。

  所以,宁忠才在自我介绍之时,不以本族自称,而称汉人。

  “请校尉受张恒一拜”张恒起身正襟拜道,这种英雄不拜,还拜什么?

  “快快请起”宁忠久居汉地,早就习惯了人们前后迥异的反应,他为自己的汉人身份而自豪,同时也为自己父辈的英勇而骄傲,对于草原民族来许多时候族群、部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是什么人。

  宁成自有记忆以来,就是在汉地长大的,早在心里面视自己为中国人,对于自己那些远在数千里之外,自甘堕落的远亲,早就没了任何的感情与亲近。

  “恨此身不同汉人”在心中感叹了一句。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华章之美谓之华”不知为何,这句圣人的教诲从脑海中一闪而过,宁忠哂笑一声:“夷入夏则夏之,吾已是中国人,何必介意区区皮囊?徒落了下乘”

  在这个时代,包容性极强。

  金日?能以匈奴休屠王世子的身份,做到如今的驸马都尉,光禄大夫,与霍光共掌内朝。

  当初,霍去病麾下,亦不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