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6章拜会邻居二_从1991开始,收割全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平均值的。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比如牛舍温度,品种,饲料的优良程度。

  汤谷牧场的牛栏破破烂烂,别说达到恒温恒湿,只怕基本的保暖都达不到,品种就不用说了,就眼前这些了,短期内无法改变。至于饲料,韩小东看到,牛栏的食槽里残留的是用铡刀切断的玉米秸秆,枯黄,没有水分,能指望这种饲料喂养出高产奶量的奶牛无异于痴人说梦。

  前世后期,几大超级奶企为了寻找优质牧场,甚至在纽西兰、澳洲等地买下一片高质量的牧场养牛产奶。倒不是华夏没有好的牧场,像龙江省的安达,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天山都是国际公认的中温带季风气候优质奶牛饲养带(北纬40度——47度),只不过14亿人都意识到乳制品的重要性,全民喝奶,产量供应不上来,只能用这种方法曲线救国。

  韩小东默默的转了一圈。

  这种状况在他的预料之内,汤谷牧场不在黄金奶源地范围内,他没指望这里能给他提供出蛋白质含量3.2的好奶,只求数量上保证就可以,毕竟ad钙奶只是含乳饮料,其实成分中牛乳的占比很小。

  但现在看来,这个最低的要求恐怕也达不到。

  只能再想办法了。

  在离开前,韩小东向黄成吉曹家益发出邀请,今天晚上他做东,请农场的领导班子吃饭。

  黄成吉不想去,可又不敢拒绝,只好勉强答应。

  韩小东坐车离开,在路上,他给胡一伟打了个电话。

  山城有两大牧场,一个就是汤谷牧场,另一个是山钢的七岭子牧场。

  山钢是特大型国企,有钱,所以七岭子牧场的规模要比汤谷大不少。

  这两家牧场哺育了山城数代的婴幼儿。

  韩小东担心只靠汤谷牧场一家供应不上他需要的奶量,最好提前留个后手,和七岭子那边也保持联系。

  胡一伟一听是这事,拍着胸脯做了保证,“这算什么事,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你放心吧!”

  对这位山钢的大公子来说,只要是山钢下辖企业的事,真的只是一句话就能办到。

  晚上,天下捞三部的包间里,韩小东宴请汤谷农场的领导班子。

  汤谷那边的领导班子并没有全来,只到了五位,黄成吉、农场书记以及两位副场长,官最小的就是曹家益。

  倒不是黄成吉不想让其他人来,实在是牧场只有一辆老202吉普,只能坐5个人,像什么工会主席、纪委书记只能委屈他们了。

  韩小东这边也是五个人,靳远海、胡晶晶、于得水以及蓝秀都出席了。

  五对五,倒也势均力敌。

  不过想象中的拼酒盛况并没有出现,因为黄成吉顾忌太多,临来时特意交待了他想象中的韩小东恐怖背景,叮嘱大家伙儿多吃少喝最好别说话,不能像咱们哥几个平时喝酒那样往死了灌对方。

  那几位连连点头,像黄场长保证他们这次去只带了眼睛和耳朵,嘴巴只是用来吃饭的,绝不多喝,绝不乱说话。

  于是,一顿晚餐在四平八稳,友好和气的气氛中进行。

  这几位虽然大小也叫个干部,可是他们平时工作生活都在农场,环境闭塞,和农民没差哪儿去,除了开会和节假日购物,很少进城,见到三部高档的用餐环境,一个个都被震得说不出话来,心里自然而然产生了畏惧感。

  “黄场长,各位领导,以后天下泉的奶源可就拜托你们了。”

  “好说,好说,韩经理真是太抬举我们了。”说是少喝,可每人也至少喝了一杯白酒,一个个红着脸拍着胸脯,义薄云天的保证咱们以后就是邻居了,邻居之间就应该互相照顾。

  饭后,韩小东将他们送下楼,于得水拎了五个塑料袋,放在了202的后备箱里,说是韩经理给各位领导的一点见面礼。

  车子开出二里地,黄成吉把车停在路边,五颗脑袋凑过去,每个塑料袋里都放了两瓶剑南春和两条玉溪烟。

  这对平时没有油水的各位领导来说可是厚礼了,喜得他们差点当场抓耳挠腮。

  黄成吉重新上路,心想,这位韩经理人情通透,看着不像难相处的人。

  他的心也不再像上午那样忐忑不安了。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