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10章 殿试_回到明朝当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说县、府、乡、会等考试决定着人生命运,那么,作为最后一关的殿试,将决定人生的高度。

  殿试第一名授翰林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

  再向下,则是分配到各个衙门干活去了,若名次再差一些,则会被分配至各地,或当个知县。

  也就是说,考的名次好一些,日后的前程主要在朝堂,考不好,那就只能去地方了。

  三月十六,殿试日!

  三百余名考生云集,一个个身份都经过了验证。

  这些人中,非但有此番考中的贡生,还有一些往年因某些原因未能参与殿试的考生,如生病、回家守孝等。

  很快,三百余人步入大殿,见到了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

  有人兴奋激动,踌躇满志,也有的人忐忑不安。

  殿试啊,决定命运的时刻,来了!

  且不管先前考的如何,名次如何,此一番策略答的好,便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名次,乃至于进入那清贵的翰林院。

  诸多考生已然准备就绪,大太监萧敬持着一块牌子自众人间走过。

  放题!

  诸多考生多瞪大眼看着,开始神思起来。

  ——治海!

  这题目,在许多人看来并不意外,因为朝廷近来发生的事情就那么多,可能出现的题目无外乎东南西北,其中又以四海为重。

  原因很简单,而今朝廷的水师尚未成形,那么,四海的治理便成了重中之重。

  得知了题目,诸多考生便开始准备起来,打腹稿,亦或者开始回忆先前准备的答题事宜。

  宝座上,弘治皇帝面目平静且沉稳,目光先后扫视诸多考生。

  位列第一位的,自然便是康海,一个被三边总制杨一清称为必夺状元的大才子。

  跟着是孙清,年仅十八,也是不得多的人才。

  到了第三,是一个叫做胡煜的年轻人,却是极少听闻。

  第四,是杨慎。

  对于这个年轻人,他自是听说过许多次,最早的时候,此子便在朝野中声名赫赫,毕竟是杨廷和的儿子,很不简单。

  后来,在米粮交易所出现的时候,更是闻名京城。

  再后来,便是没了动向,只是突然参与会试,位列第四。

  “咦?”

  弘治皇帝突然侧目,眉头挑起几分。

  此一刻,题目刚放出来,诸多学子都在思考着,只是这杨慎……他在做什么?

  画图?

  别人都在思考如何治理四海等事宜,这杨慎……竟然在画图?

  画的什么玩意啊?

  弘治皇帝突然有些茫然,有意起身查看,可碍于规矩,却也只得忍着。

  也是此间,位列下侧的刘健等六部九卿等人也注意到杨慎怪异的举动,面面相觑间……也是有点懵。

  正常作答,首先肯定是要思考的,也就是打腹稿。

  有了腹稿便开始在稿纸上试着将所想写出来,最终检查确认没问题,方才可以定稿。

  结果,杨慎这小子……他在做什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