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8章 当用重典_回到明朝当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最后,这位皇帝陛下简单一句话,算是站在他这一边,隐晦的支持科举改制,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身为君王,要考量的东西太多了,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字都要仔细斟酌。

  土木堡之变折损了无数武勋,大明的权柄逐渐偏向于文官,至日后,更会衍生出诸多党派,朝野上下一片鸡毛。

  在这等情况下,当皇帝的也不是想怎样便怎样的。

  可方才,这位陛下却是当场透露意图,可见一斑。

  “以后不得如此莽撞了。”

  弘治皇帝说了一嘴,想了想,又道:“你既然敢如此胆大妄为,可有好办法?”

  宁远会意。

  这是询问科举改制一事。

  先前,朝廷这边虽是做了些事,如变向取消户籍制度,包括他自己也在刊物风华上面发表了文章,但在官面上,朝廷是一直没有表态。

  也正因如此,暗地里闹事的人也只是针对他宁远而已,小打小闹。

  可当下,朝廷透露了改制的意图,直接激化矛盾,势必会引起无数人的不满,继而大闹特闹。

  那么如何推行新的制度以及掌控大方向,将影响简直最低,便成了最紧要的问题。

  “其实并不难。”

  宁远直接开口:“正常而言,朝廷更改科举制,必定会有人出来闹事,譬如笼络众多学子,冲撞衙门等等,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所以,臣的建议是……打杀!”

  说着,面色已是阴沉下去。

  当下,读书人的地位太高了,再加上裙带关系,已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利益集体。

  在这等情况下,一旦闹起事来,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可能直接导致天下大乱。

  比如在地方,假若学子联合起来冲撞了衙门,诸多衙门势必是不敢乱动的,只能任由这些学子为所欲为,甚至一些地方父母官与这些学子联合起来闹事都可能,因为各地父母官也是科举制的受益者。

  试想,各地的衙门与学子,再加上有钱有粮的士绅阶层联合起来闹事,这天下可不就要大乱?

  所以,当用重典!

  闹事逞凶者,杀!

  “只是打杀?”

  弘治皇帝微微皱眉:“朕还以为你有什么好的方略呢!”

  他略微失望。

  事实上,他也有心动一动科举制度,若不然也不会当着百官的面表明态度。

  可再回头想来,学子闹事这等大问题若不解决,后患将无穷尽。

  自然,他也是知道要打杀的,可关键是……这样杀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陛下,事实上,科举改制,并非真正触动天下学子的真正利益,改了之后,他们同样可以继续科举,朝廷也照样取士。”宁远开口。

  嗯?

  弘治皇帝侧目。

  是了!

  这个问题很关键。

  科举改制之后,天下学子同样可以参加科举啊,对大部分人而言影响并不大。

  你的数算可能不怎样,其他的学子也差不多啊!

  而既然影响不大……你闹什么闹?

  “他们反对的原因是,儒家学问不再一家独大了啊!”

  弘治皇帝叹息。

  诸多学子,皆是儒家子弟,圣人门徒,突然改变科举制,便是教这些学子叛变自己的祖宗,道义、名节有损,许多人,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大儒,绝对会强力反对。

  那么,只能动刀子了吗?

  他不禁苦笑,想到自己杀的人头滚滚,这一世的英明,怕也要会毁在这里了。

  “陛下,此一事关乎大明昌盛与否啊!”宁远在旁边提醒。

  他很担心,万一皇帝陛下想到未来推行新制的重重阻力以及困难,临头再退回来可就麻烦了。

  “为了大明万年永昌,臣愿身先,强力推行此策!”宁远果决开口。

  “嗯……”

  弘治皇帝点头,略微厌烦道:“回去吧,此事朕会与三位阁老仔细商榷,而后再做定论。”

  宁远见状,便也只好离开了。

  不出意外,接下来朝堂上下,将一片暗流汹涌,只希望新制能顺利推行吧!

  出了宫,走在宽阔的街道上,宁远抬头看了看明媚的阳光,心情这才舒坦几分。

  就在此间,街道上忽有一人高声呐喊。

  “卖凭票,一千二百四十两的凭票,只卖一千一百两!”

  嗯?

  闻言,宁远侧目。

  世上还有这等傻子,将自己的资产廉价贱卖?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