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0章 水路畅,则道路通_回到明朝当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佃农没有地,无法自产粮食。

  那么,就需要通过其他的办法挣银子,继而买粮食吃。

  “什么生计?是由朝廷出钱养活他们吗?”弘治皇帝问。

  这个问题他想了许久,甚至隐隐跟三位阁老谈及过。

  佃农没有粮食,除了朝廷来养活,便没有生路了。

  但一番商谈之后,得出的结论却是不行。

  因为,朝廷养不起!

  别看现今朝廷强大了,库府丰盈,可要持续性养活数百万人口,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

  “对也不对。”

  宁远认真道:“陛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能养活佃农的,还是他们自己。”

  “朝廷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渠道。”

  “通过这个渠道,教佃农们通过自己的劳作,养活自己。”

  这也是他一直奉行的原则。

  就如一开始开设香皂作坊,便是教流民们自己劳作,生产价值,得到回报。

  这,才是真正的良性循环。

  单纯的、一味的救济,迟早会坐吃山空。

  弘治皇帝倒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

  “如何给他们提供渠道呢?怎样做?”他问。

  “当下而言……”

  宁远再度斟酌一番,这才小心的将心底的一个不是特别成熟的想法说了出来:“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

  这是经过一代人努力得出来的至理名言。

  道理上,一定是对的。

  “西南一带,山脉连绵,正常修路肯定是行不通的,但也正因山脉众多,导致水网密布,故可将水路关联起来,水路畅,则交通畅。”宁远说道。

  弘治皇帝琢磨了许久。

  这番话,他大抵是认同的,但仍旧有些疑问:“除了西南,其余地方,这修路之法,可行否?”

  宁远倒是摇摇头:“陛下,西南较为穷困,或可先行实施,若效果良好,再考虑推行至其他地方。”

  原因很简单,这修路之法推广四方,是一个天大的工程。

  单单是几条高速公路就扔进去数百万两银子,若要贯穿各地,显而易见,朝廷暂时没这个实力。

  “可,朕再与三位阁老商议一番,不日将昭告天下。”弘治皇帝应了一声。

  宁远这才倒退离开。

  不出意外的,朱厚照就在不远处,此一刻,正在玩自行车。

  可能这位太子殿下天赋异禀,诸多高难度动作暂时还不会,简单的漂移却顺手拈来一般。

  “老宁,看好,本宫要飞了!”

  说着,他猛的拉下刹车。

  后轮打滑之际,身体倾斜,轻而易举的完成了一个大转弯。

  “太好玩,太刺激了。”朱厚照大呼过瘾。

  待得宁远走近,这才将自行车交给一名小太监,吩咐道:“交给兵仗局那边,让他们尽快仿制一辆。”

  他跟着与宁远并行,道:“本宫大概明白了,这自行车,非是鸡肋,也不仅仅好玩这么简单,待得兵仗局那边仿制出来,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