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2章 修路_回到明朝当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宁远面目沉着。

  自古以来,道路不畅,一直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道路,关系到运送兵马。

  假若某些地方发生叛变或是战事,遭遇道路泥泞难行,便无法及时将兵马粮草运送至沙场,贻误战机。

  同时,这道路也干系货物的运输。

  货物运输困难,就会给贸易往来带来诸多难题,影响经济的发展。

  就如眼下,西北诸多地方,山路较多,冬日大雪封天,到了春日,冰雪融化,道路又变得泥泞,想要传递军情、消息都十分的艰难。

  宁远想了想,道:“陛下,臣以为,理应修路。”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当交通便利起来,这天下的经济才能更加的繁荣、昌盛。

  弘治皇帝闻言,只是点头。

  他自然也知道应该修路。

  只是,谁又能保证,这道路修建起来,不会如先前一般,不耐用、不受用呢?

  “宁爱卿,你先前在赈灾北直隶的布局,朕是懂的。”

  “有偿供给灾民粥米,届时,朝廷若有需要便可命这些人出力。”

  “就如修路的问题,这北直隶的诸多百姓便是最好的劳力。”

  弘治皇帝抬起头:“可是,如何保证重修的路结实又耐用呢?”

  宁远闻言,心下已是有些激动。

  看样子,这皇帝陛下当真有心思重新修路。

  只是担心修好的路先前一样不耐用。

  事实也是如此,而今朝廷的官道存在无数个问题。

  以驿站为例,无论的皇亲国戚还是朝廷大员出行,都会在驿站驻留,免费吃喝还不算,走的时候,还要伸手向驿站要银子。

  而驿站的银子,是由朝廷发放的。

  又因驿站至关重要,乃是重要的军事战略,又无法轻易裁撤。

  如此一来,驿站便成朝廷的负担。

  在后世,有个歪脖子皇帝,为了节省支出,便裁撤了一些驿站,硬生生造就了一位大名鼎鼎的闯王李自成。

  由此可见,这驿站,是何等的重要。

  一番琢磨之后,宁远郑重道:“陛下,臣有一策,非但可解路路通常问题,还可解驿站积病。”

  “哦?”

  弘治皇帝略微诧异。

  解决道路通常问题,已然很不错了,还能解决驿站的问题?

  而今大明有驿站一千五百余处,暂时来看,于朝廷而言倒是没什么压力。

  可其中的诸多弊病积累下来,定成未来的隐患。

  而这小子却说,一策可解两难题?

  他有些好奇道:“到底是什么方策,说来听听。”

  宁远轻轻一笑:“暂时还不可说,嗯……不可说。”

  弘治皇帝斜眼,自是会意过来。

  他深深沉了口气:“而今,公主府,已然开始营建了。”

  宁远却不以为意。

  公主府是否营建,跟他有什么关系?

  首先您得赐婚啊!

  弘治皇帝见状,已然有些不悦:“罢了,不说便不说吧,朕希望你能一直这般嘴硬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