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65章 发票_回到明朝当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具体说说吗?”

  弘治皇帝诧异:“加了税,那些商人便不敢胡乱涨价了?”

  宁远想了想,苦涩道:“一时间,倒是难以解释。”

  事实也是如此。

  要说来,此事,他已然惦记许久了。

  大明的商税,太低了,低得令人发指。

  三十其一!

  翻译过来,便是……百分之三!

  这等税率,收与不收,机会没什么区别!

  当然,太祖皇帝朱元璋定下这规矩也是有因由的,因为在大明初始,万象更新,尤其注重农事,对于商业等诸多事宜,大抵是不重视的。

  若不然,也不会有士农工商这个排名了!

  商人低贱,故此税率也低!

  但……那是以前!

  而今大明的境况已然不同了,商业相当发达,且为朝廷带来了诸多财富。

  那么,太祖皇帝所立下的规矩,对而今而言也就未必有用了!

  所以,增加商税,几乎是势在必行的!

  “重商会抑农啊……”

  弘治皇帝沉吟了一嘴:“况且,即便重视商业,也未必能收上商税来!”

  宁远会意。

  问题,再度回到了先前的那个原点。

  商税,不好收!

  到得当下的弘治一朝,除却诸多海关、道路司、通商司等收入,其余的收入,大概也就只有几万两!

  因为,很难管制!

  你朝廷要收商税,便要派人下去收。

  那么,那么诸多被派下去的人会怎么收?

  换而言之,那些被派下去的人,遇到皇亲国戚,亦或者是朝廷大员下面的铺子等,可又敢收?

  若不敢收,那诸多被下去的人又想完成任务,又会怎么收?

  大抵只有向那些平民商户多收取更多的银两,用以弥补吧?

  这也是自大明开国以来,商税越来越少的一个原因。

  对于真正的大户,收不上来银两,所能收的,只是小民、小农,这如何收的上来呢?

  “陛下,此事,臣也思虑许久。”

  宁远说道:“所以,臣以为,或可考虑……凭票制度。”

  凭票?

  弘治皇帝又有些不解。

  宁远便解释道:“其实很简单,那便是,所有的商品都要有一个来源!”

  “假若臣是京城的一个商家,那么所进去的诸多物品,便要有一个凭证。”

  “有了这个进货来源的凭证,便可证明物品的来源。”

  “对此,臣还有另外一种称呼,也就是……发票!”

  他缓缓解释。

  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史上,诸多朝廷对商税无可奈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便是上行下效,官官相护,导致朝廷各部大员不敢收取。

  再深究其原因,便在于……进出货的凭票,也就是真正的发票。

  正常的进出货,多会有一个凭票,但此凭票多少由进出货方收取的,朝廷这边根本不知道。

  朝廷不知道,也就意味着无法正常收取各种睡,也就有了许多人避税的措施。

  可若

  请收藏:https://m.cqxn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